东丽纳滤膜有许多不同种类的产品,其中,特种分离纳滤膜就是一种适用于特殊分离场景应用的产品。东丽特种分离纳滤膜在实际应用时,与常规的纳滤膜有着一定的不同。对于其不同之处,本文将为大家分享有关东丽特种分离纳滤膜和常规纳滤膜的一些区别,以便需要使用东丽纳滤膜的客户进行对比了解。
东丽特种分离纳滤膜与常规纳滤膜对比
东丽特种分离纳滤膜与常规纳滤膜在选择性、抗污染性、耐洗性能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区别:
一、选择性对比
1. 常规纳滤膜:对SO₄²⁻、Ca²⁺的截留率为95%-98%,但对Cl⁻截留率仅40%-60%。分子量截留(MWCO)200-300 Da,可去除色素、农药等中分子物质。
2. 特种分离膜:通过电荷调控,SO₄²⁻截留率>99%,Cl⁻截留率提升至70%-85%,实现选择性分离。MWCO降至100-150 Da,可拦截抗生素(如头孢类,分子量150-200 Da)和微塑料颗粒。
二、抗污染性能对比污染倾向
1. 常规纳滤膜:表面负电荷易吸附阳离子污染物(如Ca²⁺、蛋白质),抗污染性能相对而言会稍弱一些。
2. 特种分离膜:pH响应型膜在碱性条件下(pH>9)带正电荷,排斥有机污染物。相对来说抗污染性会更强。
三、清洗耐受性对比
1. 常规纳滤膜:耐pH范围3-10,最高耐受温度45℃。
2. 特种分离膜:耐pH扩展至2-12,耐受温度提升至50℃,可承受强酸(1% HNO₃)和强碱(1% NaOH)清洗。
四、应用场景对比
1. 常规纳滤膜:去除Ca²⁺、Mg²⁺,产水硬度<50 mg/L。就食品工业而言,东丽常规纳滤膜可以用在果汁脱酸、乳清蛋白浓缩这类场景中。常规纳滤膜可以基本满足色谱分离、浓缩提纯的需求。但是其在应对某些特殊分离场景时,具体的效用肯定是不然特种纳滤膜的。
2. 特种纳滤膜适用场景:抗生素/多肽分级纯化,回收率>90%。回收铜、镍等重金属离子,纯度达99.5%。处理RO浓水,耐受TDS≤20,000 ppm
东丽特种分离纳滤膜在材料创新、分离精度和抗污染性上显著优于常规纳滤膜,尤其适合制药、电子等高端领域的高效分离需求。而常规纳滤膜凭借经济性和成熟技术,仍是市政、食品等场景的优选。用户可根据水质特性、处理目标和预算,科学选择膜类型以平衡性能与成本。
本文由水天蓝环保(http://www.stllvmo.com/)原创首发,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