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东丽膜,反渗透膜,超滤膜,纳滤膜,MBR平板膜,请来电咨询!
当前位置: 首页>>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5-10-12 16:39:22

东丽TM720D-400反渗透膜如何实现低余氯要求减少膜损伤

文章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量:7 次
 

在苦咸水淡化、微污染地表水脱盐及冷却循环排污水回用等水处理场景中,反渗透膜元件的性能稳定性与使用寿命直接决定系统运行效率与成本。东丽TM720D-400反渗透膜是众多工业与市政水处理项目的优选。而在实际运行中,余氯对膜元件的损伤是影响其性能衰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东丽TM720D-400反渗透膜低余氯要求减少膜损伤相关内容。

 

2-2东丽膜1.jpg


东丽TM720D-400反渗透膜的核心性能参数为其应对复杂水质奠定了基础。该膜元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脱盐率可达99.65%,产水量达8900gpd,且长期运行脱盐率稳定维持在99.8%以上,能有效截留水中的盐类、有机物及微生物等杂质。同时,其膜面积达37m²,膜厚度34mil,在保证高截留性能的同时,具备较强的物理结构稳定性,可适配40英寸(1016mm)标准膜壳,满足中大型水处理系统的通量需求。

 

余氯对反渗透膜造成损伤的原因

这需要从膜元件的材质与结构特性说起。反渗透膜的核心过滤层多为芳香族聚酰胺材质,这类材质虽具备优异的亲水性与截留性能,但化学稳定性对氧化性物质较为敏感。水中的余氯(包括游离氯、次氯酸等)作为常见的消毒副产物,会与聚酰胺分子发生氧化反应,破坏膜的化学结构,轻则导致膜表面亲水性下降,增加污堵风险,使产水量衰减、脱盐率降低;重则造成膜孔结构不可逆损坏,直接丧失过滤功能,大幅缩短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针对余氯损伤问题,东丽TM720D-400反渗透膜的解决方式

① 在使用极限条件中明确规定,进水余氯含量需严格控制在0.1mg/L以下,这一标准远低于普通反渗透膜的耐受上限,从源头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概率。

② 该膜元件通过特殊的膜表面改性技术,在聚酰胺表层形成了一层抗氧保护层,即便因操作失误出现轻微余氯泄露,也能在短时间内减缓氧化损伤速度,为工作人员处理异常工况争取时间,显著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运行管理措施

③ 需在预处理阶段设置完善的除氯装置,若进水为市政自来水,可通过投加亚硫酸钠等还原剂将余氯还原为无害的氯离子,投加量需根据进水余氯浓度动态调整;若为工业废水,还需搭配活性炭过滤器,吸附水中的有机氯与残留氧化剂,确保进入膜系统的余氯稳定控制在0.1mg/L以下。

① 需建立常态化的余氯监测与膜性能巡检机制。建议在反渗透系统进水端、精密过滤器出口端分别安装在线余氯检测仪,实时监控余氯浓度,一旦超过0.05mg/L立即触发报警,暂停系统运行并排查原因;同时,每周记录膜元件的产水量、脱盐率及运行压力变化,若发现产水量环比下降5%以上或脱盐率下降1%以上,需及时检测进水余氯是否超标,避免因氧化损伤未及时处理导致问题恶化。

② 东丽TM720D-400反渗透膜的储存与维护环节也需注意余氯防护,膜元件在出厂前会用含500-1000ppm亚硫酸氢钠(pH3-6)的保护液真空包装,隔绝氧气与氧化剂,因此在运输与短期储存(≤6个月)时,需确保包装完好,避免保护液泄漏;若需长期储存(>6个月),需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保护液,且新保护液中需额外添加0.1%的还原剂,防止储存环境中的微量氧气与膜发生缓慢氧化。在系统停运期间,也需用含还原剂的保护液对膜元件进行浸泡,避免清水冲洗后残留的余氯在膜表面富集。

 

2 东丽膜  (2).jpg


东丽TM720D-400反渗透膜以明确的低余氯控制要求、抗氧改性设计,为应对余氯损伤提供了可靠的产品基础,而配合科学的预处理设计、常态化监测与规范的运维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减少膜损伤、保障系统稳定”的目标。对于水处理工程方与运维人员而言,需将余氯控制纳入系统设计与日常管理的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该膜元件的性能优势,为苦咸水淡化、污水回用等场景提供高效、稳定的水处理解决方案。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东丽TM720D-400反渗透膜如何实现低余氯要求减少膜损伤相关的资讯,欢迎随时在本网站留言或来电咨询相关资讯!感谢您认真阅读!

 

本文由水天蓝环保(http://www.stllvmo.com/)原创首发,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处!

 

可能您还想了解:

东丽TM720D-4000反渗透膜容量有多大?

东丽TM720D-4000反渗透膜怎么预防膜污染

在线客服1
在线客服2
关注官方微信
0755-23328439
返回顶部